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5-07-03
    近日,俄罗斯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汉语研修暑期夏令营正式开营。开营仪式在莎翁厅举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付美艳,俄方带队教师科罗布科娃、米哈伊洛娃、列夫琴科,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任课教师以及30余名营员参加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来自俄罗斯的34名师生共同观看了MK平台宣传片,全方位了解了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天外开放包容的形象。付美艳对远道而来的师生致以问候和热烈欢迎。她向学员们介绍了天外的发展历程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此次夏令营机会提高语言水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未来成为中俄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外方带队老师科罗布科娃、米哈伊洛娃和列夫琴科分别发言,她们衷心感谢我校为此次夏令营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师生团队的辛勤付出,希望学员们可以在天外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收获知识与友谊。俄语系卢怡宁同学用中俄双语演唱了歌曲《红梅花儿开》和《茉莉花》,既展现了天外学子的专业风采,也让俄罗斯友人通过艺术形式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授课教师孙锐详细介绍了此次夏令营的日程安排,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老师们将根据汉语水平分班授课,课程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系统的汉语课程及HS
  • 2025-07-02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于6月25日组织师生党员代表近50人赴天津张园革命旧址,以沉浸式学习体验开展“寻根红色记忆以史为鉴淬作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奠基岁月》《张园往事》主题展览,在红色地标中追寻“作风密码”,在时空对话中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奠基岁月》主题展览分为解放天津、接管天津、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建设天津、加强党的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共六个部分,通过照片、文字、视频与现场解读,生动还原了1949—195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天津从筚路蓝缕到开启城市建设新征程的光辉岁月。通过大量的人物图片与实物,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的作风建设实践。《张园往事》展厅生动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见证了近代天津的重要历史事件。 面对鲜红的党旗,学院党委书记李鲁宁带领师生党员庄严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宣誓声在见证过历史风云的廊柱间回荡,与展厅内“奠基岁月”的主题标语形成强烈共鸣。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师生党员对张园承载的厚重党史故事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对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2025-07-01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助力校级智慧课程培育,MK平台联合智慧树于近日连续举办两期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坊,我校3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工作坊主要围绕智慧课程中的智能体课程建设,讲解了如何利用AI开展教研备课、构建知识图谱、建设题库、生成AI助教等核心应用场景,帮助教师构建智能体课程的基础认知框架,使AI成为真正懂老师、能做事、可交互的协同工作伙伴。参训教师们现场开展实操演练,学习搭建AI智课、构建课代表助手、利用AI生成知识图谱和教学设计等,完整体验了智能教学的完整环节。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做好校级智慧课程培育,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王济军)(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
  • 2025-06-28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开展以“近代中国看天津”为主题的第四届双语志愿讲解员风采大赛。经大赛组委会评选,两校区2024级本科生共有26支团队晋级决赛。自大赛启动以来,教研室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立足天津历史资源,了解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树立历史自信。参赛学生团队先后前往五大道、静园、润园、解放桥、民园体育场、滨海新区博物馆等具有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景点,运用英语、日语、俄语、法语等多语种对历史建筑、重要文物、重大事件等进行讲解,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作为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环节,大赛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理解,深刻认识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激励其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一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积极打造以“堂”“网”“室”“馆”“包”为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改革体
  • 2025-06-27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6月25日,天外通识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校级选拔赛。本次竞赛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的能力。竞赛特邀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立松教授、马小浩副教授和我校李媛霞教授担任现场评委并进行专业指导,为赛事提供了学术支撑,也带来了宝贵的跨校交流视角。比赛中,我校优秀教师代表同台竞技,精彩纷呈。相会锋老师聚焦青年一代,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价值追求,巧妙将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融入语言知识传授。邢维慧老师聚焦中国茶文化,通过茶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哲学意蕴,生动阐释了文化自信、传统美德与和谐理念,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马桂君老师围绕中医展开说课,不仅解析了中医知识,更着重挖掘其蕴含的整体观、仁爱精神和生命智慧,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深邃内涵。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实现了语言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深度融合与同向同行,充分展现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深厚的育人情怀。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通识教育
  • 2025-06-25
    近日,由我校求索荣誉学院小鲤智家大学生创业实践团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天津生态学会等多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在人民公园低碳数字植物园展示中心,成功举办“迎上合、展风采、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低碳健康主题活动。该活动以沉浸式低碳科普课堂为载体,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绿色低碳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此次活动是小鲤智家实践团入驻天开园后的又一创新实践。活动围绕“衣、食、住、行”四大核心主题展开,借助动态沙盘模型等科技手段,立体化呈现自行车、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数据,将抽象的环保概念具象化,直观展现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让社区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同时,活动巧妙融入《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内容,在每个主题环节中有机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既彰显古人的节约环保思想,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以来,小鲤智家大学生创业实践团已组织30多场惠民活动,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团队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构建起“知识传授-实践体验-文化浸润”的社区教育立体教育模式,成功打造出可复制、可持续的“学校+社区”教育样板,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参与社会治理提供
  • 2025-06-25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国际传媒学院积极创建“党建+”工作新模式,依托学院专业优势举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品展,通过“线下+线上”双轮驱动的立体化展播模式,在学院文化长廊与微信公众号同步呈现,打造沉浸式廉政教育新场景。 本次作品展以“清风润心田,笔墨绘正气”为主题,通过海报设计、书画创作、短视频拍摄、主题征文等形式,引导师生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自4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共收到四大类作品144件,其中平面视觉类68件,文艺创作类45件,宣传标语与书法作品15件、微电影微视频16件。经评委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1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并精选36件作品进行专题展出。 参展作品充分展现教育成效与专业特色,既有主题鲜明的“清风正气进行时”主题海报以赤色笔锋勾勒时代重任,又有非遗技法相映生辉的剪纸将构筑思想防线化作艺术语言;既见叩击心灵的警示教育微电影在创作中振聋发聩,更显翰墨丹青诠释廉洁的专业书画作品彰显育人底蕴。师生们以艺术为媒,用创意发声,生动诠释了天外人崇廉实干
  • 2025-06-25
    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导师队伍,近日,学校面向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组织开展了2025年研究生导师专题培训工作。本次培训以“智领未来·导学精进·研程共筑”为主题,邀请到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蒋玉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姚小玲和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海,采用“专题讲座+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培训工作由研究生院院长杨丽娜主持。蒋玉龙以“课程、教材数字化的一体化实践探索”为主题,指出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应以研究生智慧课程及其数字化教材一体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创新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他结合自身多年教学改革研究经验与实践案例,分享了一种可以完全替代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新型混合式教学,即“原位翻转课堂教学”,赋予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并认为这种新型混合式教学是人工智能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有效的策略和方式,为导师创新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上的启发与实践方法上的指导。姚小玲从“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几点思考”主题出发,强调了数智时代构建良
  • 2025-06-23
    为深入推进党建与专业教育融合,打造特色党校课程体系,6月18日,MK平台英语学院举办 “党建引领,书写教育赋能新答卷” 微党课展示活动。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暴奉睿,英语学院党委书记刘海燕,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玥出席,党校教师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暴奉睿部长对本次微党课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生动、有效、打动人心的党课才是好党课,老师们生动地讲授,引导同学们真正做到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懂、真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她介绍了校组织部邀请“强国行”党支部书记为我校发展对象培训班讲授党课的情况,通过专业教师走入党校课堂,强化专业和党的理论相结合。她鼓励二级学院要继续深化党校工作,搭建更多优质平台,探索创新党课形式与内容,不断提升党课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三位英语学院党校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分管领域带来兼具思想性与专业性的微党课展示。翻译系党支部副书记董雁老师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典故外译与传播为主题,通过分析经典译例,揭示外宣翻译在传播中国声音中的关键作用,将翻译专业与理论传播巧妙结合。资政研究中心主任张馨元老师以“世界眼・中国心” 为核心,阐述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如何以
  • 2025-06-23
    近日,我校国际商学院与英语学院共同赴诺钢(天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处长暴士蕊应邀出席,活动由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龙菲主持。座谈会上,国际商学院与英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师代表,与诺钢(天津)公司总经理、英语学院2010届校友罗健进行了深入交流。罗健深情回顾在母校的跨学科学习经历,强调语言能力与商务素养并重对职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双方立足外语外贸行业新趋势,围绕学科交叉融合、实习就业衔接、协同育人机制等展开深度交流。为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暴士蕊为罗健颁发了国际商学院“校友领航”导师、英语学院“英才导师”聘书。她指出,两院首次联合聘任校友导师,旨在充分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为学生提供跨领域职业指导。随后,龙菲与诺钢(天津)公司签署实习实践基地协议,该基地将面向两院学生开放外贸业务全链条实践岗位,推动学生实习实践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本次联合访企拓岗活动是两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协同、学科交叉,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输送更多通语言、精业务、懂规则的复合型外贸人才。(文字/通讯员 柳昔武 摄影/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