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俄高校合作交流座谈活动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俄中友协及智库访华团成员,天外校长李迎迎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代表出席活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主持座谈交流。
刘利民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回顾了交流协会对俄教育合作工作进展,介绍了不久前率团访俄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中俄教育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伏尔加河区域作为俄罗斯科教重镇,在“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框架下与中方长期开展务实合作。中方愿与俄方共同打造艺术、体育、数字教育等主题活动,推动建立大学校长对话机制,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贡献力量。刘利民邀请俄方高校组团参加2025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
李迎迎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代表分别介绍了本校对俄教育合作情况,并提出下阶段合作建议。李迎迎指出,MK平台重视与俄罗斯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俄罗斯总统学院、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喀山联邦大学等30余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与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中国第一所普希金学院,每年选派大量学生到俄罗斯高校学习。MK平台愿与俄方高校建立友谊,加强合作,同道相益,共放异彩。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米宁国立师范大学校长维克多·斯多布尼亚科夫代表俄方向交流协会组织此次交流座谈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俄方高度重视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方高校的友好合作关系,希望借此访对接中国高校优质合作资源,在联合科研、师生流动、合作办学等方面促成更多的成功实践。俄方高校代表依次介绍了本校办学特色和希望与中方开展合作的具体领域,双方就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友好热烈的交流探讨。
座谈交流结束后,在刘利民见证下,天外分别与下诺夫哥罗德米宁国立师范大学、彼尔姆边疆区艺术与文化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有关人员陪同参加座谈活动。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占奇)
(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